征信,即信而有征,為驗證其言為信實或征求驗證信用之意。其最初源于《左傳•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言而有征,故怨遠于其身”。隨著時代的發展,信用日益成為構建市場經濟的靈魂。發展信用經濟,其基礎是個人及企業的信用。信用經濟的發展,首先面臨的大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而征信,恰恰就是能較完美地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的一大利器,因此建立一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是當下需亟待解決的任務。
我國的征信業相較于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來說,相對起步較晚。而目前世界上的征信模式,其一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市場化征信模式,其特點在于它獨立于政府之外,通常由私營企業組成,一般通過對廣大個人和企業信息的收集加工然后提供給使用者,以此獲得報酬。這種征信模式的優勢在于市場化程度較高,服務的范圍廣,其運營不需政府財政資金的介入,因此能充分調動民間資本的積極性。其二為以歐洲的大部分國家為代表的公共征信模式,這種模式下的征信機構通常由各國家的中央銀行或銀行監管機構開立,由政府財政資金出資建立中央信貸系統和全國性的數據庫。其三為以日本為代表的會員制征信模式,其特點為以銀行業協會建立的銀行會員制征信機構與商業性的征信機構共同組成的混合型征信,其信息的采集和使用面向會員,提供的信息服務基本能夠滿足會員對個人信用信息的需求。
我國《征信業管理條例》中規定:征信業務是指對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的信用信息和個人的信用信息進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動。我國的征信行業在經歷了1988年至1995年的探索階段,1996年至2002年的起步階段,2013年至2014年的深化階段,于2015年迎來了其市場化發展的階段。2015年1月5日,央行下發了《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螞蟻征信等八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2016年6月8日,央行下發《征信業務管理辦法(草稿)》,個人征信牌照發放在即。
現如今,我國的征信行業面臨市場需求的爆發,市場對于信用的需求格外旺盛,尤其是涉及到個人的征信,加之現下P2P市場的盛行和消費金融的興起,使得傳統的個人征信系統無法有效滿足當前多元化的征信需求。再者,征信機構主體多元化。我國的現狀是企業征信主體相對較多,而個人征信機構相對較少。而自《征信業務管理辦法(草稿)》頒布,隨著個人征信牌照的發放,將會有較多的個人征信機構進入征信市場,這樣將會逐步完善和豐富個人征信的服務體系。最后,當前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規模愈來愈大,數據維度愈來愈多,這些都會使得征信數據源和征信模型在更多方面得以創新和突破,從而使得征信空間拓展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我國征信產業的不斷發展,將會大大改變當前我國以小微企業、普通個人和農民為代表的微金融主體因為信用空白而無法得到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的局面,使得微金融主體和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間的信息不對稱的程度減低,有助于金融機構對微金融主體的風險進行甄別和估量,增加消費者獲得融資的可能性,提高融資的安全性,從而實現雙贏局面,從而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曹鑫鑫)
Copyright @ 2008-2021 www.ornamental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臺視頻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2 9 1 3 2 3 6@qq.com
豫ICP備17015664號-1